中国电影如今都有字幕了,老早以前,字幕是没有的,包括90年代之前的作品,都没有字幕。后来随着录像带文化的挺进,一大批港台译制片席卷大街小巷,那时候都是看英文原版,中文字幕的录像带。中文字幕是那种繁体的瘦宋体,听着电影里面叽里呱啦的外语,看着繁体中文字幕,着实不习惯了好一阵子。但是当时的外国片太好看了,一个接一个,所以观众很快就‘进化’成了适应了字幕的人。我记得我当时看的第一个有中文字幕的外语片是《第一滴血》,那时候兰博的宣传画到处贩卖,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英文对白,中文字幕成了一种时尚,紧接着整个90年代,我们几乎都是被这样的影片包围着。
后来在海外生活,到当地的电影院看电影,才发现这里的电影根本没字幕,因为是英语国家,所以并不需要字幕,观众可以把视线完完全全交给演员的表演,我后来还问过这边的观众为什么很少看中文片,他们说不习惯看字幕。
今天中国电影字幕泛滥,即使是中文片也很少看见没有中文字幕的了,有的还特意加让了中英文字幕,白花花跳跃的两行,就像提词机一样准时出现,我甚至会非常享受那些没有对白的瞬间,因为画面只有画面,没有字幕。我后来发现欧美国家电影里没有字幕,演员就需要很强的台词功力:你的对白在同期录音时被记录,这就需要演员的台词清晰明了,即使在表演醉酒,梦话自言自语这样的情况下,台词依然可以被观众听清楚。这就是需要很强的表演能力:你要在一个清晰的言语状态下来表演本该言语模糊的时刻,而且要真实。

有时候,我会在有YouTube上看一看中文老电影,比如80年代的电影,那时候都没有字幕,我可以只看表演,不过那时候都是后期配音,所以有专门的配音员来提供清晰的对白也不足为奇。期待有一天自己能在电影院看到一部同期录音并且没有中文字幕的华语片。